在應試教育盛行的當下,校外補課成為常態。在義務教育階段,中小學生負擔依舊沉重,加上校外培訓機構亂序現象頻生,“校內減負,校外增負”現象尤為突出,教育內卷越發嚴重,反而加重了學生與家長負擔。
今年5月,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指出教育培訓行業的問題,并審議通過了《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。
教育部大力整治校外培訓
為了真正的將學生從校外學科類補習中解放出來,真正減輕學生與家庭負擔,也為了整治校外培訓亂象,6月教育部正式成立校外培訓監管司,從中央層面設立專門機構針對校外教育培訓開展監管工作。
監管司主要在于規范凈化校外教育培訓行業,讓學科類學習回歸校園,解決學習焦慮和教育內卷的問題。司長俞偉躍對于校外培訓曾明確表示,校外培訓機構要多關注音、體、美等校內資源相對欠缺的美育教育,著眼于學生愛國、情懷、責任等必備素養和關鍵能力的培養。
明確禁止學科類補習
恰值暑假,各地陸續落實響應教育部號召,其中云南省富寧縣教體局與安徽省巢湖市教體局等地發布通知,明確要求停止學科類培訓,藝術、體育類素質培訓可以正常進行。
此外多地教育局通知禁止學校教師假期間進行有償補課,學校應引導中小學生合理安排假期生活,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,引導學生積極參加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、陶冶情操的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,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長。
提倡校外藝術教育培訓
雖然通知中禁止校外學科類培訓,但鼓勵體育藝術類培訓正常進行。減少學科類補習也是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提升藝術素質教育。其中少兒戲劇表演課程,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載體(影視、課本劇)也多次被提及。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,少兒戲劇表演課程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綜合能力,它可以幫助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開拓眼界,提高綜合素質,培養獨立思考、創新能力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,少兒戲劇課程也因此成為假期培訓課程中的的大熱之選,深受學生與家長喜愛。
此前教育部已經將課本劇正式納入美育工程,鼓勵少兒戲劇表演從藝術的角度綜合開發孩子全面技能,豐富學生藝術實踐活動的同時塑造他們內在人格。
不論是教育部監管司還是暑期禁止學科類補習通知,都是為全社會形成教育正能量而努力,為學生的學習成長創造良好環境。將孩子不再局限于學校教育,推動孩子在藝術教育中進行教育與生活相融的實踐式學習,解放思想,解放天性,讓學生可以充分地個性化發展,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精神與綜合能力的高質量人才。